与手机业务形成对比的是,小米电视产品,来自供应链的消息是只出货了2.1万台:其单一型号出货量只有同为新品牌的乐视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。
于是,2014年,联想重回高端战略,抛出200核心"最强"产品S9。联想的目的,依然集中在树立一个"硬件"的高配形象。因此,很多人批评联想"用PC的方法做TV"——其实,作为PC全球老大,联想在彩电上复制自己PC行业的优势经验,又有何不可呢——不过,联想TV的PC化,恰恰反映了联想在TV产品上的"野心":联想PC可是全球老大!同时,联想彩电策略的摇摆、重点的转换,也反映了,联想还没有为自己的彩电产品,找到一条"快捷的坦途"。
仅从销量成绩看,乐视是三大新兴彩电品牌最成功的。这得益于乐视坚定不移的高配低价的产品策略。2014年初,乐视新一代4K电视再登场,这款型号为X50 Air的产品再次创造了同类产品的市场最低价。
电视设计对于小米是一个新课题、电视市场的消费需求对于小米也是一个新课题、电视UI等更是新课题,甚至电视生态上,小米还没有"立锥之地"。所以,小米必须"尝试电视"。这一尝试就是一年的时间:下一代小米电视已经被推到2014年9月发布!
联想强调硬件,就如同小米强调设计一样,源于品牌最核心的优势价值,也源于品牌的血统。但是,在彩电产品上,消费理念毕竟和PC或者手机不同。彩电产品线的构架也与传统PC差异很大。这就出现了一个"何为合适的联想硬件彩电"的问题:只有解决了联想在细节产品上,以及营销、渠道和售后等一系列战略性产业环节上的各种问题之后,硬件的,可以匹敌PC事业的联想彩电才会出现。
乐视是彩电企业中,最可能获得"长尾收益商业模式"的企业,因为他自身就拥有内容优势,拥有很长、很长的"彩电产业链尾巴"。这是,乐视始终能坚持高配低价、成本定价的原因,也是乐视对于"销量提升"异常关注的原因。同时,乐视在产业模式上,更为依赖于代工企业,无论是制造、设计、采购,代工企业对乐视的彩电销售更具保姆特色。实际上,乐视彩电正在成为"依仗内容"优势的纯销售公司。
所以,某种意义上,小米电视还未成功,就已经由于品牌和概念的特殊性,具有了互联网电视的路标价值,成为了学习的榜样(虽然眼下小米也拿不出成功的经验供别人学习)——尤其是,对于数千万的米粉更是如此。
所以,联想彩电虽然并没有实现在市场上的成功,却已经改造了市场对彩电的认识。这种变化更多的集中在"彩电也是IT"产品,应该向购买电脑那样选择彩电,这类消费行为上。虽然拥有这种消费观念的消费者,只是少部分年轻人,但是,作为一种新的趋势,去也成为彩电行业的一个关注焦点。
不过,传统彩电企业对乐视的"唾弃"不能淹死乐视:所以,乐视既然出招价格战,传统彩电企业也必须接招。传统彩电企业一方面尽量整合更多的生态价值资源、升级利益链条和价值模式,另一方面采用针对性的产品型号,进行"价格战回击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