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的显示市场,小间距LED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热门技术,不仅被传统的LED显示厂商视为了进军室内应用市场的利器,更吸引了DLP拼接厂商、液晶显示厂商的跨界抢滩,主流的背投厂商如巴可、威创、GQY、彩讯等,液晶显示厂商,如飞利浦,都已经成涉足其中。厂商阵营的迅速壮大,虽然推动了小间距LED技术的迅速升级,却未能给其应用一个明确的导向。
作为大屏幕显示领域
特别是室内应用市场的“后来者”
以挑战姿态出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注定强敌环绕
小间距LED | DLP拼接墙 | 液晶拼接墙 | 投影融合系统 | 超大尺寸液晶显示屏 | |
显示原理 | 自发光 | 光源投影 | 背光源投射 | 光源投影 | 背光源投射 |
物理拼缝 | 整屏无拼缝 | 小于等于0.5mm | 目前最小为3.5mm | 无拼缝、有融合带 | 单屏显示,无拼缝 |
亮度 | P1.2到P2.0级别的小间距LED显示屏亮度基本在1000-1600流明之间 | LED光源,一般中间≤500 cd/m2四角≤250-300cd/m2激光光源产品亮度较高 | 一般为500-2000cd/m2 | 一般在5000流明以上 | 一般为500-2000cd/m2 |
均匀性 与 一致性 |
亮度、色度逐点可调,整屏均匀一致 | 长期使用,单元间亮度与色彩衰减不一致,需专业人员重新调试 | 长期使用,单元间亮度与色彩衰减不一致,不可恢复 | 长期使用,单元间亮度与色彩衰减不一致,需专业人员重新调试 | 单一屏幕显示,均匀性与一致性良好 |
色彩饱和度 | 一般大于等于97% | 通常较低 | 大致为92%左右(DID屏) | 通常较低 | 大致为92%左右(DID屏) |
可视角(H/V) | 主流为140°/140° | 主流为120°/80° | 主流为178°/178° | 依屏幕而不同 | 主流为178°/178° |
分辨率 | 最高可达4K | 大致有三种1024×768,1400×1050,1920x1080 | 主流为1080p最高可达4K | 主流WXGA最高可达4K | 主流为1080p最高可达4K |
功耗 | 节能环保 | 主流的LED光源产品及新兴的激光光源产品均较为节能 | 节能环保 | 主流的LED光源及新兴的激光光源均比较节能 | 继承了液晶屏的节能特点不过尺寸越大功耗越高 |
使用寿命 | 平均10万小时 | 一般为6000-6万小时 | 平均6万小时 | 传统灯泡:3000小时激光:2万-5万小时 | 平均6万小时 |
使用成本 | 目前1.9mm的产品和DLP产品的售价差不多,考虑毛利率差异成本还高于DLP。65英寸P2.0以下产品成本大约在10至30万之间 | 成本远高于液晶拼接墙,不过,同等尺寸下略低于小间距LED产品,例如,65英寸产品成本大约在7至20万之间 | 价格经济,例如,65英寸成本低于万元 | 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,但是,灯泡需要定期更换,日常维护成本较高,而且,在大画面显示中,需要各类辅助性设备,从而提高整体应用成本 | 受限于生产线调整,超大尺寸生产规模有限,价格昂贵。目前110寸以上的产品价格在百万级以上 |
适用环境 | 亮度可调,对光环境门槛要求低,不仅可以用于室内,还可应用于半户外、户外等环境 | LED光源产品仅能满足室内应用需求,新兴的激光光源产品有望突破半户外市场 | 主要用于室内大屏幕显示领域中低端市场,在高端市场也有少量应用 | 对光环境要求高,周围环境光线强度直接影响显示效果,局限于低亮度环境 | 亮度有限,主要应用于室内环境,虽然有高亮产品面市,但是成本较高 |
应用灵活性 | 屏体体积相对较小,可与触摸、4K、裸眼3D等技术结合;具有弧形变形能力,可定制,可更好地发挥创意设计 | 箱体体积较大,较难实现与触摸、4K、裸眼3D等技术的结合 | 拼接单元轻薄,可与触摸、4K、裸眼3D等技术结合;能够实现异形拼接 | 体积小巧,安装方式灵活,具有动态画面显示优势,只需通过投影机身自身的旋转就可以投射出形态各异的画面效果,在创意应用领域优势突出 | 尺寸多元化,在实际应用中,外形单一,虽然有异形拼接技术,但是大尺寸拼接技术难度大,而且不能实现完全无缝显示,可与触摸、4K、裸眼3D等技术结合 |
通过上述对比,不难看出
当前的小间距LED行业,高成本是市场推广无法回避的难题
企业如果想要夺得发展主导权,就要有平衡成本与技术的能力